东部超导:以产业化破局,引领高温超导材料新征程

2025-11-19


近日,东部超导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部超导”)依托自主研发的IBAD+MOCVD技术路线,在产品性能和产能规模上实现重要进展,其中低温磁场下千米级高性能REBCO带材批量化制备能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。

东部超导,自2011年起专注于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和制造,采用“IBAD+MOCVD”技术路线,自主研发成套生产设备,以独有的重掺杂强磁通钉扎REBCO超导薄膜制备方法在行业中立足,形成了集超导材料、应用及检测于一体的超导产业集群。

今年9月,专用于低温高场条件下的HF1200型号产品在第十七届欧洲应用超导大会(EUCAS2025)正式首发亮相。该产品由超导权威专家陈一民博士团队历时一年多攻关而成,是适配可控核聚变场景的一款千米级REBCO超导带材。产品在核心指标实现重大突破:12mm宽、长度达1107米的HF1200带材,在77K、0T环境下平均临界电流(Average Ic)达424A,标准差仅8.8A,凸显出极强的性能稳定性;通过物理性能测量系统(PPMS)测试及外推计算,该带材两端样品在20K、20T且磁场平行于c轴(B//c)条件下,临界电流分别达到1299A与1340A。

时隔两月,东部超导再度迎来重要进展。MF系列单根长带100m-1400m,4.2K10T垂直场下,4mm超导带材Ic>1000A的批量制备。

 

图注:一根批量化制备的千米级超导带材,取样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权威测试,在4.2K,10T垂直场下,Ic达到1058.78A-4mm,N值75.6。

 

目前,东部超导依托自主设计制造包含MOCVD设备在内的核心装备,已形成以较低成本实现MO源自主制造的能力,并联合中科院金属所等国内单位联合实现C276哈氏合金基带的国产化,实现了全部装备的国产化,全部原材料的国产化。其中,联合研发的C276哈氏合金厚度仅0.046毫米、宽度12毫米、长度超2000米,表面光滑如镜,粗糙度小于20纳米。该材料在液氮温度下强度超高,相当于指甲盖大小面积能承受约19吨重量,经高温处理后仍保持优异性能;此外,材料的纯度也极高,硫、磷等杂质含量低于进口产品,内部夹杂物数量极低,多项指标达到甚至优于进口材料。东部超导自主研发的MOCVD技术,具有磁通钉扎效果优异、磁场下性能领先、制备速率快、较高的产品性能一致性等优势,可实现可控核聚变用高性能REBCO材料的批量化快速制备。

现如今,东部超导在吴江经济开发区拥有占地近百亩的自有用地,厂房建筑面积接近60000m2,截止到2025年11月,已实现6000km/年-4mm的产能。未来东部超导将继续扩产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,预计2026年产能将实现“翻番”,达到15000km/年-4mm以上。

未来,东部超导将继续深耕高温超导领域,紧跟时代步伐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凭借技术创新作为有力支撑,全力推进REBCO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,为中国超导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
图片名称
图片名称